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申 鹏: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针对谁了?

抖音推荐 2025年07月23日 18:05 1 admin
申 鹏: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针对谁了?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这个事,有人总觉得它是针对谁,实际上,真没针对谁。

国际上有人破防,那是它心里头不干净,代入了自己,属于野犬吠日,不用在意。

这个事,如果你把时间拉长到10年20年的长度看,就知道它确实“不针对谁”了。

现在我们讨论的事情,很可能只是它全貌的十分之一,只鳞片爪而已。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基建狂魔”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和工业奇观,针对谁了吗?刘家峡、三门峡、葛洲坝、新安江、三峡、再到后来的白鹤滩水电站、平陆运河,哪个不是惊天动地的超级工程,针对谁了吗?

我们就是自己想过上更好的日子,顺便发展和验证一下移山填海的工程技术而已。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也一样,我们就是修几个水电站而已,没有针对谁。

实际上,以目前的工业实力、工程实力、能源利用水平,整个地球上也没有谁值得我们针对。

为什么要在雅鲁藏布江下游修水电工程?因为青藏高原这个高原水塔,水量充沛、落差大、重力势能大,蕴藏的洪荒之力太磅礴了,不利用可惜了,特别是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这一段,天然落差达2000多米,这是多么惊人的能量啊,小时候地理老师就告诉我们,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蕴藏的水电资源是世界第一……现在,有生之年,我们终于要借一借这个开天辟地的的力量了。

申 鹏: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针对谁了?

大家都在说,这个工程是有史以来最宏伟的水电工程,是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只要干成,就是人类工程史上独一无二的奇迹。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工程总装机容量达6000万-8100万千瓦,年发电量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3个三峡电站。工程主要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墨脱水电站,其单站装机容量就达到5000万千瓦,占下游总装机的62%。这些数字背后是惊人的环保效益。仅墨脱水电站每年就可替代900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亿吨。

雅鲁藏布江是一条神奇的天河,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发源地杰马央宗冰川海拔5590米,干流河床平均海拔超3000米。它的年径流量1400亿立方米,仅次于长江、珠江,居全国第三。

这里还有地球上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全长504.6公里,最深处6009米,长度远超440公里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深度远超深3200米的秘鲁科尔卡峡谷,是全球最长、最深的峡谷。

雅鲁藏布江围绕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形成马蹄形大拐弯,峡谷切割深度达7100米,是地球表面最深的侵蚀峡谷。这里拥有巨大的发电潜力,大拐弯段50公里内落差2000米,水能理论蕴藏量约1.13亿千瓦(占全国1/6)。

根据目前公开的消息,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是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方式来发电的,所以和三峡不一样,它不是拦腰截断河流,修大坝和水库蓄水,而是在雅鲁藏布江的大弯处,打穿山体,修建隧洞,让江水不走弯路,走直路去发电,这样的路径更短、坡度更大、落差更大,你想想,是盘山公路陡峭,加上大斜坡陡峭?……这几乎是让雅鲁藏布江的江水凭空飞流直下,这样的重力势能转化的动能更大,发电效率也就更高,这相当于把一整座高差几千米的山体,变成了看不见的“水库”。

申 鹏: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针对谁了?

申 鹏: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针对谁了?

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的设想始于20世纪50年代。2021年,“十四五”规划明确将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列为国家重大工程。2024年12月,中国政府正式核准该工程,2025年7月19日正式开工。此前早已完成了勘测和可行性研究,配套交通设施(如派墨公路、川藏铁路)正在建设中,以解决物资运输难题。墨脱县及周边地区已启动生活物资储备,为大规模施工队伍入驻做准备。

这个工程的施工难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因为这里可能是全世界地形地貌、地质情况最复杂的地区了,堪称地质迷宫。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位于青藏高原地震活跃带,需应对高地应力、岩爆、涌水等地质风险,地质与自然环境挑战严峻。此外,高寒缺氧、泥石流频发等极端环境对施工安全构成威胁。它选址于全球地质灾害最活跃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这里曾因色东普沟冰川泥石流四次阻断江流,能在这样的条件下干成,本身就是奇迹。

不仅如此,项目也存在工程技术复杂、后勤保障困难等历史性的难题。中国工程师选择“隧洞引水”的方案,在50公里长的引水隧洞中穿越5条区域性断裂带和72条次级断层,将2500米的天然落差分解为5座梯级电站……这依然是一个难于登天的工程,换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敢实践这个方案的。

整个工程需开凿几十公里的引水隧洞,穿越南迦巴瓦峰山体,并解决雅鲁藏布江高速水流(16米/秒)对设施的冲击。

大家都知道,搞工程,需要材料、大型机械、人员、设备……最根本的,需要交通运输,需要更多的产业链和产业人口,然而,墨脱地区简直是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此前无铁路和机场,大型设备需通过新建高等级公路运输,成本高昂。此外,数十万施工人员的长期驻扎对物资供应提出极高要求。修水电工程,就不只是修水电工程,可能还要继续改天换地,用土木工程的力量,重塑整个地区。

但可以放心的是,已经正式启动,就说明早已论证了无数次,甚至实验都做了无数回了,相信基建狂魔和工业克苏鲁,没有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

中国工程人,从不打无准备的仗,工程团队首创的“压注工法TBM”掘进技术,将传统硬岩掘进效率提升3倍;依托北斗卫星的智能监测系统,实现0.1毫米级的位移控制;建立的冰崩堵江预警系统,成功预测多次地质灾害……这些高新技术,就是为极端情况下的工程施工开创的。

这个项目,既是挑战,也是极大的机遇。

前面说了,修水电站,但不只是水电站,与之配套的必然还有交通、运输、水泥、钢材、化工、大型机械等一系列行业的发展和建设,建造这个巨型水电站本身,就需要巨量的能源来劈山开路,这里面涉及的学科和领域就太多了。整个工程将创造数百万就业岗位,并带动建材、物流、旅游等产业发展。随着项目的正式开工,下游民爆、水泥、掘进及岩土等多个细分领域都将得到发展。想象力可以更大一点,这是新一轮的三线建设啊!只要成了,整个藏南地区都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为什么我们喜欢“修地球”?因为修地球就是能够带动大规模的技术革新、产业发展和工人就业,最终,不但建成了提供巨大能源的工业奇迹,还能培养出一大批先进学科和顶级工程师和管理者……从任何一方面来说,都是赚的。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还将与新疆的“西气东输”、青海的“光伏基地”、甘肃的“风电走廊”共同构成西部能源战略方阵。

既留下了超级工程,还培养了人才,修炼了内功,最终还能配合西北风电和光电,促进整个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一举多得。

有了充沛的电能,难道什么超算中心、数据中心、智能制造……不能放在西藏吗?以后那边基建发达、风光秀丽,难道不能成为繁荣的宜居之地吗?

而且,这大概率只是个先导工程,先把它修成了再说,修成了,雅鲁藏布江的流量就可控了,那么就可以修更多的工程、干更多的事情。路一步一步走,饭一口一口吃,就像“愚公移山”那样。

其实如今中国的地形地貌、壮美山川,并不是从来如此,而是新中国人民一代一代改造出来的,你自驾穿过漫山丹霞的绝美公路,其实当年工程兵们开山劈石修出来的国防公路,你度假的湖泊,说不定就是50年代修建的人工水库……是英雄的祖国,是英雄的新中国人民,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河流改变了模样。

今天,如果能把全世界最高的河、最强大的水能掌握在自己手里,让它为人民服务,这对工程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所以,我们不针对谁,我们只是想让自己变得更强而已。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