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3400亿立方水闲置!落差仅5厘米,这条大河为何“躺平”不发电?

抖音热门 2025年07月23日 15:06 1 admin

中国是世界上水电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是水电资源开发的可行,不仅仅是水量的问题,地质、水文、生态等等因素都要考虑进去。黑龙江这条流量在全国前列的核心水系就是一个例子,从水量上看,黑龙江的年径流量高达3400亿立方米,位于资源的顶端,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黑龙江基本上没有被开发出来去建设大中型水电站,这里面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先了解一下水电站发电的基本原理,水电的效率主要是靠水流的“势能”,势能的高低完全取决于落差,黑龙江的水流量虽然大,但总落差只有219米,平均每公里只有5厘米的高度差,这样平缓的流速涡轮根本就转不动,哪来足够的能量开动大型水电站,长江三峡单段落差就有185米,金沙江上游的局部落差甚至超过300米,这样的河流才真正具备了修建高效水电站的必然条件。

3400亿立方水闲置!落差仅5厘米,这条大河为何“躺平”不发电?


黑龙江想修建多个小梯级电站,仅仅提升一点点水电潜力,这非常困难,梯级电站要有一定的地势条件,像相对狭窄的河道,明确的地域落差等,黑龙江多数河段地势宽阔,河道非常宽阔,从技术和资金上都会产生巨大的成本和麻烦,而且创建梯级电站的单位发电成本常常比创建大型水电站高,对投资者来说,投资回报期太长,所以这种想法很难做到。

生态因素也是一座座重重堡垒,黑龙江流域分布着众多国家级生态保护区,三江平原、扎龙湿地和其他湿地群落都是东北粮仓的水源保护地,也是水鸟栖息、繁衍的生态环境,以扎龙湿地为例,它还是丹顶鹤的主要繁殖地,水文波动非常敏感,如果修筑水坝,改变河流流量和流速,很可能造成生态系统不可弥补的损失,这些湿地还承担着重要的生态碳汇功能,长久改变流域水文状况也许会造成新的生态灾难。

3400亿立方水闲置!落差仅5厘米,这条大河为何“躺平”不发电?


地质和气候因素同样加大了开发难度,黑龙江属于高寒纬度河流,每年都会遭遇凌汛期,冰块堆积而成的“冰坝”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冰洪灾害,水电站创建既要应对冬天水量变少的情况,又要规划出足够强大的防护手段来抵御冰凌撞击,这给水坝的设计、保养以及费用都带来了极其苛刻的要求,让技术难关变得越发难以跨越。

国际关系限制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黑龙江是中俄界河,按照中俄两国签署的《中俄边界协定》,不管是哪方修建何种类型水利开发工程,都需要对方的同意才能实施,也就是说,黑龙江无论是哪一方都无法在黑龙江流域修建水电站。俄罗斯境内的阿穆尔河段也没有大型水电站。一方面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稀少,工业需求量不大;另一方面,建设水电站的经济性及需求始终没有到达临界点。俄罗斯当前的水电开发重心主要集中在伏尔加河、叶尼塞河等落差较大的河流上,黑龙江的低势能并不成为重点。

3400亿立方水闲置!落差仅5厘米,这条大河为何“躺平”不发电?


而且黑龙江的流域两国想要在技术、主权上统一也存在问题,例如俄罗斯远东电网本身具有孤立属性,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电网,电力送出的成本和技术难度也更高,这些都是黑龙江作为人类大范围活动进行开发的基础性问题。

但是,与资源直接开发受限相反,黑龙江对其他省的间接效益贡献是巨大的。黑龙江是农业和生态的双重支柱,流域内有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这片土地依靠黑龙江稳定的供水,支撑着超过1800万亩的灌溉面积,是东北地区的农业命脉,依靠春灌每年可以产出近400万吨稻谷的粮食产量,换句话说,黑龙江的自然水量又通过农业灌溉这种形式产生了一种“能源价值”。

3400亿立方水闲置!落差仅5厘米,这条大河为何“躺平”不发电?


同时,生态保护亦是黑龙江最大的贡献点。在流域内的扎龙、洪河湿地群中,承载着百万级的水鸟种群,并且对于当地自然环境的稳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强行开发水电,不仅是对生态的破坏,也会带来连锁的经济、社会危机。因此黑龙江自身所具有的生态意义已经被制度化的纳入到国家的调度中,黑龙江的自然资源价值也在这种制度安排下被保护起来。

从能源调度和替代方面来看,中国对东北地区的补充措施也是十分有效的,例如通过国家电网的特高压线路,把西南资源丰富的水电送到东北,从根本上弥补了黑龙江不能直接开发水电资源的区域电力缺口,当地也积极布局新能源项目,风电、光伏电站等快速崛起,走上了可持续、多元化的能源之路,尚志抽水蓄能电站也在规划中,抽水发电来解决峰谷负荷问题,减少碳排放,这些新能源项目也成为黑龙江对传统水电开发的替代方向。

3400亿立方水闲置!落差仅5厘米,这条大河为何“躺平”不发电?


黑龙江流域的大规模开发受到了流域的边界条件、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国际关系等方面的限制,但是它并没有白白浪费掉资源,而是以农业灌溉、保护生态等方式与不同地区能源调拨等方式形成了一种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在现代能源中,黑龙江发挥了间接作用,对于生态环境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