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生活文章正文

连年第一,GoldenDB怎么成了银行核心系统的“默认选项”?

健康生活 2025年07月23日 14:47 1 admin

摘要:GoldenDB每天扛着超100亿笔金融交易、10万亿人民币跑——这么沉的活,能一直稳得住,这数据库得是个什么水平?

今日,IDC发了份报告:《中国银行业本地部署分布式事务型数据库市场份额,2024:从边缘到核心》。GoldenDB又一次排在第一,拿下28.9%的市场占比,比去年还涨了4.1个点(2023年是24.8%)。

连年第一,GoldenDB怎么成了银行核心系统的“默认选项”?

这就意味着,它不光是连续两年登顶,而且这个领先优势还在扩大。

当然,这个“第一”,是一个非常具体的场景:银行业+分布式事务型+本地部署数据库市场

这份第一,含金量在哪?

在整个金融行业中,银行被普遍认为是对IT基础设施最苛刻的甲方之一,特别是“核心系统”,一直被称为国产数据库最难啃的“硬骨头”。

数据库想进银行核心系统,不只是性能过关这么简单。这里要求高得离谱,业务不停、系统不能宕;性能必须顶得住高并发;数据一致性得铁打一样严;安全、合规、可靠性全都得齐活。

而且很多银行上的是几十年前的老系统,要替换,就得在“原车不熄火”的前提下,把发动机换了。这种活,你不是光说能做就能做的,得实打实干过、扛过,银行才敢用你。

所以,在这个市场拿下第一,说白了就是:谁最被银行信任,谁就第一

不靠讲故事,靠系统上线

就说2024这一年,GoldenDB上线了哪些项目,你看这名单就知道,都是“硬活”:

“广发信用卡核心、工行对公核心、建行对公核心、民生信用卡核心、建行海外核心、浦发银行信用卡核心……”

这些项目,不是支撑外围业务,而是扛账务、管交易、跑核心的“主心骨系统”。这种系统,不光得能上线,更得能一直稳着跑,出了事还得能扛得住。

如果你能替下这些核心系统,而且让银行心甘情愿地把数据放上去,说明你真有点硬功夫。

它能干下来,全靠这几招

GoldenDB能在银行业核心系统里站稳脚,靠的不是堆功能,而是真功夫。架构得够灵活,能力得够硬,关键是得懂银行系统到底需要什么。

它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适应能力强”:集中式也能跑,分布式也能跑,能做到平滑迁移、不懂业务逻辑就能替代上线。兼容MySQL和Oracle模式,开发团队基本不用重写代码,省心不少。即便银行系统里出现结构化、非结构化、甚至半结构化的数据,GoldenDB也能处理,XML、JSON、GIS、向量这些都不在话下。

在技术层面,它的核心能力也不是浮在表面,而是真正跑出来的。分布式事务能做到强一致性,而且是对业务“透明”的——不用你改业务逻辑,不用你补锅打补丁。这意味着,数据库替换对现有系统的冲击极小。

性能方面,官方给出的实测数据比传统集中式数据库快上10倍以上。可靠性上,已经有客户的系统连续跑了5年零故障,可用性超过99.9999%。在兼容性方面,无论是DB2、Oracle、还是MySQL,GoldenDB都能原生对接。

云原生这块,它也不是纸上谈兵,实际部署里支持容器化,一个客户节点数能超过1800个,规模跑得起来。开发运维体验也做得不错,图形化运维平台、自动巡检、完备的接口体系,该省心的地方都省心。

比如广发信用卡系统,就是个典型例子:整个业务系统由一套分布式数据库承载,分布式事务由分布式数据库实现,通过多副本+一致性日志同步技术确保系统的高可用,RPO=0。而且业务不需要改代码,照样能高性能上线。

这种能力,不是PPT上说说就能有的,是银行真上线之后才能检验出来的。

为什么银行愿意选它?

一句话:它懂银行,做过大量银行项目,而且被真正在银行核心系统里验证过。

相比一些“从通用打金融”的打法,GoldenDB一开始就选了一条难但正确的路。早在2019年,老鱼采访中兴通讯的高管时,对方就直言不讳:GoldenDB的策略很明确,就是先攻克最难啃的骨头——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核心系统。这些系统对稳定性、安全性、一致性要求极高,属于数据库领域的“珠穆朗玛峰”。

这套打法的好处很明显:资源投入更集中,产品打磨更聚焦,不搞大撒网,而是在高压场景里打磨出硬实力,再从点到面,逐步向全行业扩展。没有铺张的市场打法,只有“先干成一件最难的事”。

而这份专注,也换来了极具含金量的成绩单。十几年下来,做成了五个“第一个吃螃蟹”的项目:

  • 首个大型银行核心系统国产化上线
  • 首个政策性银行核心系统上线
  • 首个证券交易核心上线
  • 首个国有大行核心系统上线
  • 首个云化的国有大行核心系统上线

这五个“首个”,全是真项目、真上线,不是概念,不是样板间。

现在,GoldenDB已经在150多家金融机构里落地,涵盖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信、证券、保险……核心系统项目上线总数,占据全行业的一半以上。

所以,不是银行“不愿意换”,而是你要真能替得掉。GoldenDB就是那个真替得掉,还替得挺稳的。

银行选型逻辑:别讲故事,能上线才是硬道理

这个圈子里,厂商喜欢讨论“技术先进不先进”,朋友圈动不动吵“分布式VS集中式”,但银行不跟你吵这个。

银行只看三件事:

  1. 能不能上线?
  2. 上线后稳不稳?
  3. 真出事了,谁来兜底?

GoldenDB这几年之所以在“银行本地部署的分布式数据库”赛道里一直在涨份额,说白了就是做到了这三件事:能上线、能稳住、能交付。

它不是靠概念打市场,而是凭一个又一个上线项目,一步步把信用打出来了。

写在最后|数据库没必要吵架,能上就行

GoldenDB的slogan是一句很朴实的话:用心守护每一笔交易

它没说“颠覆谁”、“干翻谁”,而是做好自己、扛好业务。这种风格,在现在这个“讲故事讲到飞起”的市场里,反倒显得难能可贵。

数据库的未来,一定不是谁嘴上说了算,而是客户用脚投票选出来的。

而银行,已经投票了。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