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直击超级“水脉”,现场科普实验,回应西江水水质疑虑

抖音热门 2025年07月16日 22:46 2 admin

发源于云南曲靖乌蒙山余脉的西江,一路奔腾而下,流经贵州、广西后进入广东,以滔滔江水哺育沿线万千民众。7月15日,深圳市水务局邀请媒体记者、专家代表前往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下称“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现场,深入了解工程的建设与运行情况,并以现场实验科普回应民生关切。

直击超级“水脉”,现场科普实验,回应西江水水质疑虑

取水第一站·鲤鱼洲,超级水脉工程,解决单一供水格局

据了解,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是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国家水网骨干工程,是广东“五纵五横”水资源配置骨干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解决深圳、东莞、广州南沙等地发展缺水问题的同时,有效改变以往受水区单一供水格局,提高城市的供水安全性和应急保障能力,对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该工程西起西江干流顺德鲤鱼洲,穿越狮子洋,东至深圳公明水库,全长113.2公里,于2024年1月30日实现通水。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设计年供水量达17.08亿立方米,是广东已建成投资规模最大、输水线路最长、受水区域最广的水资源配置工程。

直击超级“水脉”,现场科普实验,回应西江水水质疑虑

15日上午经过约2小时车程,调研团队抵达了位于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西江干流水道中央的鲤鱼洲泵站。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景衡介绍,鲤鱼洲泵站是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取水“第一站”,也是工程三座泵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是工程控制性关键施工节点之一,其设计精巧,功能齐全。泵站顺水流向布置了进水闸、进水前池、防洪闸、主泵房、量水间和高位水池等设施,确保了西江水能够经过加压提升后,高效、安全地输送至高新沙水库。泵站的整体运作机制不仅体现了工程技术的先进性,也凸显了对水资源管理和利用的精细化程度。

调研团队参观了鲤鱼洲泵站的核心区域——泵房及中控室。在这里,大家通过展板讲解、宣传视频和系统演示,深入了解了泵站的运行原理、工作流程以及其在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中的关键作用。泵站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让调研人员印象深刻纷纷表示这是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的典范。

关键枢纽·公明水库:双水汇聚,构筑深圳西部“大水缸”

午后,调研团队乘车前往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在深圳市的交水点——公明水库。市公明供水调蓄工程管理处负责人介绍,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设计年供水量17.08亿立方米,其中为深圳供水8.47亿立方米,占比近半。作为深圳交水点的公明水库,总库容达1.35亿立方米,可用于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的调蓄库容为1.29亿立方米。2024年二季度,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正式运行,公明水库汇聚东江和西江水,经公明水库至石岩水库供水隧洞向深圳市西部宝安区、光明区供水。截至目前,公明水库已经承接西江水4.86亿立方米,输供水超4.08亿立方米,流入约48万户居民家中。

直击超级“水脉”,现场科普实验,回应西江水水质疑虑

在管理人员的引导下,调研团队详细了解了水库的运行管理情况、水源保护措施以及应急供水保障能力。公明水库的高效管理和科学运用,为确保城市供水安全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终端净化·五指耙水厂:深度处理,保障70万居民用水

调研团队来到了五指耙水厂。五指耙水厂是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在深圳境内的关键受水点之一,水厂设计规模30万吨/天,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西北部,服务松岗、燕罗、新桥街道约70万人用水需求。水厂采用“常规处理+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的全流程净水工艺,是宝安区首座深度处理水厂。

直击超级“水脉”,现场科普实验,回应西江水水质疑虑

在五指耙水厂,工作人员向调研团队详细介绍了水厂的工艺流程。西江原水进入水厂后,经预臭氧-混凝沉淀-砂滤-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次氯酸钠消毒等工艺,最终通过输水管网送至用户家中。

一同参观全程的市水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闻博表示,“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建成,对深圳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意义重大。”他介绍,深圳人口众多、产业密集、经济发达,但本地水资源匮乏,长期以来依靠东深供水工程、东江水源工程从市外引水入深。引入西江水,既能满足深圳长远水资源需求,也让深圳形成“两江并举”的供水格局,大大提高深圳长远供水保障能力。

现场科普实验,解惑水质疑虑,回应市民关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近期市民反映烧水出现白色漂浮物的问题,五指耙水厂特设置科普实验区:不同品类的水,纯净水、蒸馏水、矿泉水与西江水并列而置,并且现场对不同硬度的矿物质水和西江水一起煮沸,进行水质对比实验。

直击超级“水脉”,现场科普实验,回应西江水水质疑虑

南都记者在现场看到,相比西江水,某热销的贵价品牌矿泉水,硬度达293.5mg/L,在冷却后,析出比西江水更显著的白色絮状物。“这些白色漂浮物实际上是由水中的钙、镁离子在加热过程中与氢氧根、碳酸氢根结合形成的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是完全正常的现象。”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朱闻博是行业专家,也是人大代表,他表示,西江水流经云贵、广西,途经喀斯特地貌,故而西江水硬度比东江水高。根据对水质检测数据的掌握,东江水硬度在30-40mg/L,西江水的硬度为120mg/L左右,均远低于国家450mg/L的标准。“考虑其巨大的水量、较低的流域开发利用率、供水保障能力,以及综合考量生活饮用水水质106个检测指标,我认为,西江水在水量和水质安全上是有保障的。”

关于水质的小科普

1、西江水与东江水水质有何差异?

主要差异是硬度指标。西江水硬度指标约为120mg/L,明显高于东江水的30-40mg/L。硬度表征钙、镁离子的含量,表现在用水体验上,西江水在烧水过程中更容易看到白色漂浮物和“水垢(白色漂浮物沉淀)”。

2、白色漂浮物怎么产生的?

当水中含有钙、镁离子时,加热过程中,这些离子就会和水中的氢氧根、碳酸氢根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也就是大家所看到的白色漂浮物。使用西江等硬度较高水源的城市以及北方一些城市中比较容易出现这一现象。

3、为什么以前烧开的自来水没有白色漂浮物?

以前使用的是东江原水,总硬度含量较低,不易形成白色漂浮物。

4、有白色漂浮物的水到底能不能喝?

白色漂浮物的形成主要和水中的总硬度有关,但只要是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的自来水,都是健康的好水。国家标准对自来水总硬度的最高限值要求是450 mg/L,目前使用西江原水后,自来水中总硬度约80-120 mg/L,完全可以放心饮用。

5、市面上的矿泉水烧开后有没有白色漂浮物?

平时喝矿泉水没有发现白色漂浮物,是因为没有烧开喝。如果把硬度较高的瓶装矿泉水烧开冷却后再喝,也会发现或多或少的白色漂浮物。

6、常喝含“水垢”的水会得结石病吗?

导致肾结石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自身代谢异常、气候、饮食结构、遗传等。目前并没有科学证据表明结石与饮用富含矿物质的水有直接关系。“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气氧化镁的混合物,而肾结石的主要成分也是草酸钙结石、磷酸钙结石等。这也是人们会认为富含钙的水喝久了、喝多了会导致肾结石的原因之一。相反,充足的饮水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结石形成,如果喝水少了,排尿量减少,反而会使肾脏、膀胱、尿道缺乏冲洗,更容易让不溶物质积淀在人体内,出现结石现象。

采写:南都记者 黄璐

拍摄:南都记者 霍健斌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