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大学老师下海,靠“扫地”怒赚百亿

抖音热门 2025年07月16日 04:01 1 admin


大学老师下海,靠“扫地”怒赚百亿



五年前,大众谈及扫地机器人,满脸狐疑:怕不是“人工智障”?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真香警告:“有了扫地机器人,俺家地面都反光!”


大学老师下海,靠“扫地”怒赚百亿


在刚落幕不久的618大促中,#科沃斯 以近乎“霸榜”的姿态问鼎扫地机器人赛道,成交额高达32.5亿元,惊艳四座。


不仅如此,科沃斯还盯紧海外市场,勇闯欧洲和北美,2024年海外收入达71.12亿元。


它打破“中国制造出海依赖低价”的传统观念,狠狠收割海外用户,扩大品牌影响力。


作为中国第一个开辟扫地机器人赛道的品牌,背后创始人#钱东奇 的经历,更显传奇:


一个哲学系毕业的大学生,一个有铁饭碗的老师,最后竟然成了中国的“机器人大王”。


更有趣的是,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一直走在“黑道”上。



01



钱东奇所提的“黑道”,并非常人理解的邪路,而是摸黑探索的种种未知。


上世纪80年代,钱东奇考入南京大学,成为象牙塔里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他本科主修物理,研究生攻读哲学方向。


1984年大学毕业后,钱东奇去到了汕头大学当老师,在外人眼中这无疑是端稳了“铁饭碗”的优质岗位。


然而,没干多久,他就主动递交辞呈,前往海南学做外贸。


这个在外人看来莽撞的决定,实则是钱东奇的“蓄谋已久”:


“毕业前,我在图书馆看到一本介绍日本经济的书,讲的是丰田喜一郎、本田宗一郎、井深大等一批日本企业家大举入侵美国市场,促成了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的崛起。薄薄一本白皮册子,看得我热血沸腾,也影响了我从学术走到商业——想要对世界有所改变,除了做研究,还可以投身到经济建设中。”



大学老师下海,靠“扫地”怒赚百亿

● 钱东奇



就这样,一个三尺讲台的教师,毅然“下海”,从汕头到海南再到深圳,不断奔向改革开放的前沿,找寻改变世界的契机。


在深圳做外贸时,钱东奇偶然接触到了吸尘器。那个时候中国的出口主要靠代工——外商在中国找能接单的工厂,然后模仿样板,来样加工。


负责从中翻译沟通的钱东奇,一面积累外贸经验,一面学习吸尘器原理,顺手赚得人生第一桶金。


眼看钱袋子鼓起来,钱东奇萌生了更大的野心:既然有外商想在中国找工厂,为何不自己建工厂做产品?


1998年,钱东奇投资100万元开办了自己的吸尘器工厂——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厂址设在一片农田周围,初创时仅有十几名员工和一条生产线。


当时的中国,人力成本和土地成本都很低,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钱东奇很快在吸尘器代加工领域崭露头角——后来甚至拿下了飞利浦、松下等国际知名品牌的代工合同。



大学老师下海,靠“扫地”怒赚百亿

● 钱东奇(右二)



当源源不断的订单向钱东奇抛来时,他却觉察到了危机:做代工虽然比外贸更了解产品,赚得更多,还是缺点什么。


代工到底缺什么呢?


1999年,瑞典家电巨头伊莱克斯的总裁到钱东奇工厂考察,一番参观后,钱东奇问对方的合作意向,对方的回答令他终生难忘:“We always play with winner!(我们只和赢家玩!)


原来,情谊换不来合作,代工只能靠压缩生产成本来争取竞争优势,但这种内卷注定有极限,缺乏核心技术带来的附加升值空间。


“相比简单的代加工生产,我对研发更感兴趣。”几经思索后,钱东奇果断开启了代加工之外的另一条“黑道”——自创品牌。



02


2000年,钱东奇组建起了一个小规模的研发团队“HSR”(Home Service Robotics ),自主研发机器人与吸尘器相结合的产品。


这个团队后来闷声研究了6年,陆续拿下吸尘器领域130多项专利,并在2006年正式推出了自主品牌——“科沃斯”(英文名“ECOVACS”)



大学老师下海,靠“扫地”怒赚百亿


科沃斯的英文名,是钱东奇和一位朋友一起想出来的:“ECO”是生态的意思,“VAC”是“vacuum(吸尘器)”的缩写,两个内容连起来有“打造生态环保吸尘产品”的美好寓意。



大学老师下海,靠“扫地”怒赚百亿


然而,自主研发的成功并不等同于市场接纳。


科沃斯推出的“地宝”系列扫地机器人,在面世后并没有激起预想的市场浪花。那时,大部分消费者尚未接受智能扫地理念,产品设计本身也存在漏扫重扫、清洁效果不佳等技术问题。


自主研发产品销量遇冷,一方面增加了公司的运营压力,另一方面也促使钱东奇加大赌注,投入更多的成本在技术研究中。


要么守得云开见月明,要么一条道走到黑。在扫地机器人“地宝”之后,科沃斯陆续推出了空气净化机器人“沁宝”;擦窗机器人“窗宝”;以及家庭服务机器人“亲宝”……一套智能组合搭配,科技感拉满,率先开辟出中国智能清洁赛道。



大学老师下海,靠“扫地”怒赚百亿

● 科沃斯相关机器人产品



与此同时,钱东奇还在全国花重金设立了600多家门店和专营柜台,欢迎用户线下体验,确保各类售后服务,积极收集用户反馈意见。


用户嫌弃“地宝”不懂回避障碍物,像“行走的哈士奇”,科沃斯便研发LDS激光雷达定位技术,后来又升级研发地图导航系统;


用户抱怨“地宝”不会说话,听不到指令,科沃斯又立马开发自然语音理解技术助手——YIKO,优化语音操控;


用户希望地板拖了之后有香味,科沃斯便从善如流地增加杀菌、香薰功能……


就这样,原本看不到光亮的“黑道”,在钱东奇执着地努力之下,一点点熬出了头,盼来耀眼星光。


2013年,科沃斯在双十一当天,仅天猫旗舰店一处便创下了5680万的销售额,摘夺平台生活电器类销售冠军。


2018年,科沃斯双十一全网销售额突破7.8亿,有力助推扫地机器人的普及。也是这一年,科沃斯在上交所上市,成为“家庭服务机器人第一股”。


眼看着科沃斯进入发展繁荣期,钱东奇却做出了又一个惊人的决定:


将科沃斯交班给儿子钱程打理,60岁的他要重新去打造一个新品牌——“添可”。



大学老师下海,靠“扫地”怒赚百亿

● 钱程,现任科沃斯副董事长兼服务机器人CEO



决策一出,质疑满天:儿子能代替父亲守住科沃斯吗?有必要非得重新创建一个品牌吗?新品牌一定能成功吗?


面对种种担忧,钱东奇的回答很笃定:“复制一个钱东奇没有未来,真正有未来的是超越钱东奇。”


就这样,钱东奇在花甲之年再出发,不顾投资人反对,毅然开启了人生第二次创业——打造高端智能家电品牌“添可”。



03



“在红海中创造蓝海”,向来是商业竞争的不二法门,钱东奇也警觉地嗅到了危机。


当科沃斯的专利申请突破2000项,成为中国扫地机器人头部代表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品牌加入到行业竞争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更加剧了行业内卷。


每隔一段时间,不同品牌便会更新自家产品的性能参数,试图让消费者看到迭代产品的“优质”“创新”和“高性价比”。


钱东奇却从这样的研发竞赛里,看到了“内卷”的局限与危害:


“不要为了卷而卷,卷赢本身胜过了产品,这是南辕北辙的做法。”


看似高频换新的产品,也许并没有真正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探索价值——这不是钱东奇想要的“研发”,他果断选择从内卷中退出来,寻找战略“新蓝海”。


“添可”即是钱东奇瞄准的新契机、新赛道——回避扫地机器人,专攻“洗地机”。


人们借洗衣机解决了“不想手洗”的烦恼,借扫地机器人完成了扫地的任务,但扫完地还得拖地啊,什么样的机器能代替呢?


很快,钱东奇自创了一个名词——“洗地机”。



大学老师下海,靠“扫地”怒赚百亿

● 图片来源:添可官网



当添可旗下的“芙万”洗地机问世时,直戳无数用户清洁痛点:终于有机器帮忙拖地了!


然而好事多磨,用过“芙万”的客户很快吐槽产品缺陷:拖地有水渍,大颗粒杂物无法清理,水箱清理麻烦……


“芙万”被嘲智商税的时候,钱东奇已经暗中开始了风风火火的产品“补缺”。2020年,“芙万1.0”闪亮登场,完美解决了此前的使用问题,用持续飙升的销售数据证明了它的市场价值。


2021年,“芙万”在国内线上市场的占有率接近70%,助力添可获得超50亿元的销售收入。


不仅如此,钱东奇凭借开辟“洗地机”这一全新赛道,让最初名不见经传的“添可”在5年内利润翻了20倍,收入近百亿。


如此耀眼的战绩,谁还敢说钱东奇年纪大了异想天开呢?


恰恰相反,钱东奇的每一个决策,都透露着商人的精明与远见。




04



2018年,科沃斯集团上市,钱东奇宣布把科沃斯交给儿子钱程打理时,钱程才28岁。


整个上市公司的运营,社会各界的凝视统统挤到了钱程面前。对此,钱东奇没有过多的解释,只是告诉钱程:“海这么深,你自己跳下去吧。”


这是钱东奇叮嘱儿子的原话,也是他几十年商海浮沉的经验:只有亲自撞到了冰山、铁板,人才会变得皮实。


从贴牌代工到研发扫地机器人再到二次创业打造“添可”,钱东奇一直在不断地遭遇碰壁,身陷困局。他摸黑前行,等来的往往不是光亮,而是一个接一个的大坑。


钱东奇就是在一次次的失败里,磨砺出坚韧抗打的“皮实”,居安思危,于风起云涌的商海,成为敢为人先的弄潮儿。


“芙万”问鼎洗地机品类宝座后,钱东奇又马不停蹄地开创了第三个新赛道——智能料理机“食万”。



大学老师下海,靠“扫地”怒赚百亿

● “食万”料理机



“食万”的研发灵感依然源于用户:既然扫地、拖地都有机器可以代劳,那么做饭这么麻烦的事,机器能分忧吗?


中国人的胃,在吃这个问题上一点也不马虎,如果有机器能做出好吃又省事的炒菜,且免除洗锅后续,何乐不为。


捕捉到用户需求后,钱东奇果断加大了在智能料理机领域的研发投入。


西餐早在几十年前便实现了标准化,而“调料少许”“火候把握适度”的中餐很难标准化。可想而知,钱东奇闯入的新赛道,路有多难走。


然而路在脚下,一直走,总能抵达未知远方。


第一代“食万”问世时,只会自动投料控制咸淡;到第四代“食万”流向市场时,已经能完美复刻米其林大厨的作品了。



大学老师下海,靠“扫地”怒赚百亿

● “食万”与大厨刘伯全PK厨艺



目前“食万”还没有走进千家万户,但“添可”品牌的创新韧性有目共睹。人们佩服钱东奇一次次重新开始的勇气,也惊叹他每一次的变革精准预判。


面对外界赞誉,钱东奇表现得很平静:“最低谷时,我甚至想过跳楼。”


但哪怕身处“黑道”,哪怕百般挣扎,他也没有放下攀登险峰的执念。


而今,67岁的他仍积极奔走在追梦的路上。


无论是“科沃斯”,还是“添可”,钱东奇都用朴实又执着的行动证明了一个企业家的信仰:


认准方向往前走,撞了南墙也无妨。


只要内心信念不灭,哪怕身处荒野,也能寻见绿洲,创造传奇。文/余叶子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