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天地文章正文

一觉醒来,世界发生了什么?2025.7.16

游戏天地 2025年07月16日 01:30 1 admin
一觉醒来,世界发生了什么?2025.7.16

一觉醒来,世界发生了什么?2025.7.16

一觉醒来,世界发生了什么?2025.7.16

一觉醒来,世界发生了什么?2025.7.16

今天我们来重点关注第2条简讯:空客宣布与西飞天津合作,首次在华启动A321机身系统装配工作。

一觉醒来,世界发生了什么?2025.7.16

现场照片,来自:新华社

此次提到的“A321机身系统装配工作”涉及电气、液压、飞行控制等关键系统的安装与测试,是总装前的核心环节。首架A321的前后机身段已于2025年7月初运抵天津港,预计10月完成装配并交付空客天津总装线。

根据空客预测,未来20年中国需求约9500架客货机,占全球需求的20%以上,本地化生产能缩短交付周期。A321则是空客旗下最畅销的窄体机,凭借其长航程和高载客量,成为空客应对中国中短途航空市场增长的主力机型。此次合作将直接支持空客天津提升A321产能,满足区域市场需求。

在如今的环境下,本地生产不光意味着缩短交付周期,还可降低供应链风险,加强政治互信。空客中国CEO徐岗表示,中国供应链已成为空客“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约200家中国供应商参与空客民机生产,而天津作为空客全球十大单通道总装基地之一,正在建设第二条A320系列总装线。从新华社披露的数据看,2024年以来,空客天津交付的A320系列飞机中约40%采用中国供应链,且报道着重提到这家倾欧洲之力打造的航空领域巨无霸“对中国产业链能力的信心与深化合作的决心”。

空中客车公司的起源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欧洲航空工业的整合需求。当时,美国波音、麦道等制造商主导全球民航市场,欧洲飞机制造商因分散竞争而难以匹敌。1967年,法国、德国(西德)和英国政府攒了个局,启动“空中客车”项目,以打破美国垄断。三国共同拨款,其中德国(西德)负责25%,法国同英国各负责37.5%,没多久,西班牙也被拉入伙,占股4.2%。

一觉醒来,世界发生了什么?2025.7.16

美国东方航空的A300

空客的首款机型A300B于1972年10月首飞,成为全球第一款双发宽体客机。然而,市场初期反应冷淡,1974年仅售出15架。转机出现在1977年,美国东方航空租赁4架A300并投入运营,其燃油效率和客舱灵活性获得认可,为后续订单打开局面。至1980年,空客累计交付81架A300,初步站稳脚跟。1980年代,空客通过技术创新逐步扩大产品矩阵。1983年推出的A310开创性地配备了当代最先进的航电技术,使用平板式电子飞行仪表、全电传操控系统,并取消了传统航行工程师角色(通常坐在机长和副驾驶的后方),仅由两名飞行员即可完成飞行操作,极大提高了自动化与飞行安全。

1987年在法国图卢兹首飞的A320则是“完全数字化电传飞控系统第一次在民用客机上应用”,此外,A320是全球首款取消传统控制柱,而采用侧杆操控的客机。这种操控方式结合电传系统,赋予飞行员更灵敏、更直观的操控体验。截至1990年,A320订单已有数百架,助力空客市场份额升至15%(A320毫无疑问是空客的功勋机型,至今已交付超过12000架交付,在全球 150 多个国家运营)。

上世纪80年代,空客与中国航空工业开始结缘。当时,空客面临与波音、麦道等美国制造商的激烈竞争,亟需降低生产成本。而中国当时的劳动力成本相比欧洲不值一提,且工人素质不低,外包至中国可显著降低制造成本。同时,空客试图摆脱对欧洲单一供应链的依赖。1984年,法国宇航因罢工导致A310部件交付延迟,促使空客寻求更稳定的供应商。中国方面,80年代初,中国民航机队以苏联伊尔系列及美制波音飞机为主,且还在逐步向西方开放市场,空客预测中国未来20年需新增400-500架民航飞机,市场前景广阔。与汽车行业一样,当时的中国由于外汇储备有限,倾向于通过“市场换技术”模式引入西方飞机

一觉醒来,世界发生了什么?2025.7.16

博物馆中的东航A310 B‑2301

两相需求之下,空客与中国很快敲定了合作,在1985年的协议中,空客承诺逐步提升中国企业的分包制造份额,换取中国民航采购A310的意向订单。同期,中国东方航空成为A310在亚洲的首家用户。在中国设零部件制造厂就是敲门砖,不过空客最初给到的只是舱门制造,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欧美对华技术出口存在限制,但舱门属于非核心结构件,技术转移敏感度较低,易获欧洲政府批准。

舱门制造虽不涉及航电等核心技术,但对公差控制和疲劳寿命要求极高。最终被选中承担这一任务的单位是西飞,首先西飞作为中国军工体系内企业,生产纪律性强,符合航空业对交付稳定性的严苛要求。再者西飞1970年代仿制安-24运输机(运-7)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且与空客的合作并非“开先河”之举,1981年西飞曾为麦道MD-80项目生产平尾部件,是美国FAA认证的首家中国航空部件供应商,这为空客提供了参考。

注:1983年麦道发布的《MD-80项目供应链报告》详细记载了这一事件,"AVIC's Xi'an Aircraft Company (XAC) commenced horizontal stabilizer deliveries for MD-80 in 1981, becoming the first FAA-approved aerostructures supplier in China after passing certification audits in 1980."(中航西飞公司1980年通过FAA认证审核后,成为中国首家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认证的航空结构件供应商,1981年启动MD-80水平尾翼交付。)

由于中国航空市场广阔的前景,后续空客不断扩大本土生产,逐步将“A320系列飞机机头部件”(成飞)、“复合材料方向舵和升降舵”(哈飞)、“机腹整流罩和部分机翼组件”(哈飞)等制造放在中国,并于北京设空客在欧洲以外的首个大型工程研发中心(专注于飞机客舱设计、电气系统研发和适航认证支持),以及在天津设总装厂,使中国成为空客全球宽体机交付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空客在市场份额上能逐渐与波音形成双雄格局,以在本地设厂开拓中国市场的策略无疑是一大助力。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