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海太长江隧道“江海号”盾构机掘进突破千米大关

百科大全 2025年07月13日 18:30 1 admin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董凯 记者 高达)7月11日凌晨,在南通海门地下20余深处,由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海太长江隧道“江海号”盾构机掘进突破500环,累计进尺1000米,标志着目前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施工取得阶段性进展。

海太长江隧道“江海号”盾构机掘进突破千米大关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海太长江隧道工程位于苏通长江大桥下游,北起南通海门区,南至苏州太仓市。工程线路全长39.07公里,过江隧道全长11.185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标准,设计时速100公里。其中隧道盾构段长9315米,采用国产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进行施工。

海太长江隧道“江海号”盾构机掘进突破千米大关

中铁十四局项目团队量身打造的“江海号”盾构机,在刀盘刀具、主驱动、推进等九大系统实现创新攻关,配备了常压刀盘、主驱动在线监测系统、HSP超前地质探测预报、第四代同步双液注浆、DDCI自动拼装装置等多项国内领先技术。依托这些先进创新技术,“江海号”一路攻坚克难,在实践挑战中接受检验,目前已穿过立新河、珠海路,侧穿立新闸,下穿江北长江主江堤,顺利完成1000米掘进任务。

据中铁十四局海太长江隧道项目盾构经理孟德锋介绍,掘进过程中,“江海号”主驱动在线监测系统能实时监控设备运行参数,确保各项指标处于正常阈值。尤其在穿越江北长江主江堤阶段,该系统提供精准数据支撑,有效保障设备穿越期间性能稳定,为盾构机安全平稳通过大堤提供保障。此外,盾构机搭载的壁后监测系统能动态掌控盾尾间隙同步双液注浆情况,量化评估注浆效果,确保在穿越江堤等沉降敏感区域时成型隧道的结构稳定性。

海太长江隧道“江海号”盾构机掘进突破千米大关

经过千米掘进实践,项目人、机、料等多方面协同效能显著提升。项目团队将持续利用数字盾构智慧管控平台,统计分析盾构机在不同地层中的掘进参数,做到科学研判、精准施工,为后续穿越长江主航道段积累技术经验。当前,“江海号”正以日均12至16米速度持续平稳推进,主机运行状态良好,管片拼装质量受控。

海太长江隧道是《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和《江苏省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运输走廊规划》重点推动建设项目。建成后,将使南通至苏州的过江通行时间由当前1小时压缩至10分钟,对贯彻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优化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推动沿江城市群跨江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图片来源:中铁十四局)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