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快讯文章正文

为什么电信运营商IPTV成功,而广电IPTV陷入困境?

抖音快讯 2025年07月11日 22:45 2 admin

在当下的视听传播领域,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在IPTV业务上成绩斐然,已成功发展超过4亿用户。然而,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诸多全力推进IPTV业务的广电网络公司却深陷发展困境。这一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1.IPTV的本质与技术特性

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基于互联网协议开展的电视业务,该业务只有运营商具备开展资格。随着互联网带宽的不断提升,非运营商企业甚至个人也能通过OTT模式(如FAST)提供类似的服务。当二者通过机顶盒呈现内容时,非专业人士很容易将它们混淆。甚至官方的统计数据,有时也会把IPTV和OTT合并在一起统计。

为什么电信运营商IPTV成功,而广电IPTV陷入困境?

实际上,IPTV与OTT有着本质区别,IPTV是基于组播协议来开展电视业务的。组播本质上是基于IP协议,在分组交换宽带网中构建的虚拟专用广播网,其目的是实现广播级的高质量传输,从而确保播出的安全性。这也正是广电总局要求运营商开展电视业务时,必须采用IPTV方式,并严格控制OTT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电信运营商IPTV成功,而广电IPTV陷入困境?

IPTV元数据遵循DVB技术标准,某种意义上可视为 “有线电视广播网” 。若将传输介质改为5G无线,IPTV可演变为5G NR广播形态,而且二者具备免费的基本公共服务属性。

为什么电信运营商IPTV成功,而广电IPTV陷入困境?

IPTV的优势在于天然具备双向交互功能,无需深度了解靠近底层的DVB协议,可以用上层软件灵活实现,技术开发门槛低。但它也存在弊端,那就是标准化水平不高,不同运营商的IPTV系统互不兼容,所以需要定制专门的机顶盒。

如果组播流中存在高价值内容需要加密保护,IPTV就需要依赖与有线电视类似的CAS系统,这使得它也具备了有线电视的封闭性特点,导致安全分离十分困难。

为什么电信运营商IPTV成功,而广电IPTV陷入困境?


2.电信运营商IPTV成功的核心逻辑

IPTV本质上是在分组交换宽带网中虚拟构建的有线电视网,其能够大规模发展的前提条件是,首先要拥有成熟完善的宽带网络。宽带网的价值体现在它所连接的丰富内容与庞大的互联网资源上,以及由此产生的 “网络效应”,即先发企业一旦占据市场份额,便会因用户规模优势形成马太效应。

为什么电信运营商IPTV成功,而广电IPTV陷入困境?

我国的三大电信运营商凭借早期在通信领域的深厚积累,已经发展了大约6.7亿的宽带用户。在此基础上,他们成功地将其中4.1亿用户转化为了IPTV用户。对于运营商而言,IPTV并非是一项独立盈利的业务,而是宽带服务的延伸和增值“礼品”。通过将电视服务与宽带捆绑,增强了用户的黏性,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宽带市场的主导地位,形成“宽带用户增长→IPTV用户渗透提升→业务协同增值”的良性循环。

在这个过程中,有线电视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政府定价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

为什么电信运营商IPTV成功,而广电IPTV陷入困境?

有线电视的政府定价也成为了IPTV定价的重要参考依据,较高的定价能够覆盖IPTV相对较高的传输成本,这实际上是间接地将电视业务的价值转移到了宽带业务上,即具备电视业务的宽带市场价值更高。

这种模式推动了我国宽带市场连续十几年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也为OTT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网络基础。IPTV/OTT用户数量也同步连续十几年持续增加,这在世界范围内都堪称是个奇迹,并且这一增长趋势至今仍在延续,有线电视的计划经济体制功不可没!

为什么电信运营商IPTV成功,而广电IPTV陷入困境?

而在价格扭曲较小的美国,IPTV市场的占有率是最低的。

为什么电信运营商IPTV成功,而广电IPTV陷入困境?

上述扭曲的价格激励机制,会引导广电偏离广播电视传输主责主业。广电不仅没有为提高电视业务性价比进行创新,反而采用IP化方式淘汰DVB广播网,企图通过弯道超车,使用低效的IPTV手段提供电视服务。这一做法违背了先立后破的创新发展逻辑。

为什么电信运营商IPTV成功,而广电IPTV陷入困境?

最终,大部分广电网络公司偏离了DVB广播传输的主责主业,进行了大量 IPTV+宽带的低效投资。在与电信运营商的内卷式同质化竞争中,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许多广电网络公司陷入了困境,甚至走到了计划经济休克的边缘。

为什么电信运营商IPTV成功,而广电IPTV陷入困境?

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结果:广电网络绕了一个大弯,又回到了必须做好DVB广播网,回归主责主业的原点上。

为什么电信运营商IPTV成功,而广电IPTV陷入困境?

与电信运营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广电体系的IPTV业务发展却面临着诸多困境。


3.广电IPTV困境的根源

我国广电体系的IPTV业务从起步便面临结构性矛盾。

一方面,广电宽带用户规模较小,缺乏规模化发展IPTV用户的底层网络基础。部分广电网络公司试图在未夯实宽带业务的情况下直接推广IPTV,本质是 “无本之木”。广电既无法通过宽带生态来反哺电视业务,又需要独自承担机顶盒定制、网络设备迭代等巨额成本。

为什么电信运营商IPTV成功,而广电IPTV陷入困境?

另一方面,其战略逻辑基于 “三网融合” 政策下 “转型全业务电信公司” 的假设,试图将传统有线电视广播网直接改造为宽带网,在此基础上开展IPTV业务。

为什么电信运营商IPTV成功,而广电IPTV陷入困境?

但现实是,PC互联网时代早已落幕,移动互联网也接近尾声,AI互联网已经开启,广电早已错失成为主流宽带服务商的时间窗口,宽带业务收入微薄,甚至亏钱,无法成为主业,却需为IPTV配套光猫设备、持续投入网络升级,导致成本收益严重失衡。

为什么电信运营商IPTV成功,而广电IPTV陷入困境?

更为关键的是,电信运营商将IPTV作为宽带的增值“礼品”,而广电却不得不将其作为核心业务来独立运营。广电放弃了自身具备比较优势的DVB广播电视传输主营业务,偏离了升级DVBC2、下载CA的发展路径,在用户获取成本和服务竞争力方面都处于绝对的劣势,最终陷入了“高投入、低产出”的亏损困境。


4.对比视角:美国有线电视的差异化路径启示

美国有线电视的发展路径为我国提供了一个反向的参照。1996年《新电信法》允许有线电视与传统电信公司业务双向进入之后,美国有线电视企业凭借同轴电缆的带宽优势,依托Docsis技术迅速拓展宽带业务,成功转型成为了电信服务商,但始终没有放弃DVB广播网而转向 IPTV。原因很简单:在有更高效的DVB广播网可用的情况下,为何要选择使用低效率、高成本的IPTV呢?

为什么电信运营商IPTV成功,而广电IPTV陷入困境?

或许有人会认为,IPTV天然具备互动功能,是广电电信化转型的必经之路。然而,实现互动功能并非只有IPTV这一种途径,实际上还有更多的路径可以实现互动,不一定为此投入巨资。

为什么电信运营商IPTV成功,而广电IPTV陷入困境?

事实证明,自从广电走上了捆绑机顶盒、捆绑宽带的路线之后,就逐渐失去了DVB普惠型公共服务的属性,偏离了其主责主业。

因此,必须遵循先立后破的创新发展逻辑,选择与自身基础设施禀赋相匹配的技术路线,充分发挥DVB广播网的比较优势。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避免盲目模仿电信运营商的IP化模式,防止出现战略失误,集中精力聚焦主责主业,避免电视业务崩盘。


5.结语

电信运营商IPTV的成功,本质是基于宽带市场主导地位的“生态附加品”;而广电IPTV的困境,源于对自身定位的误判 —— 在缺乏宽带用户基本盘的情况下,强行将IPTV作为转型抓手,既背离技术经济规律,又忽视产业生态差异,不能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不可能形成新质生产力。

为什么电信运营商IPTV成功,而广电IPTV陷入困境?

对广电而言,应思考如何依托传统广播网比较优势,在全光超高清广播网上寻找差异化机会,而非在他人主导的IPTV赛道上重复低效竞争,主动追求同质化“内卷” 。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