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聚焦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全球共话地质保护与生态文化融合

抖音热门 2025年07月06日 00:15 1 admin
【聚焦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全球共话地质保护与生态文化融合

论坛主旨演讲环节。游正兰 摄

7月5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传承地质魅力·续写文明华章——推动地质公园与生态文化多样性融合发展”主题论坛在贵阳举行。来自国际组织、科研机构、地方政府的中外嘉宾围绕地质公园建设、地质遗迹保护、生态文化融合等内容发表主旨演讲,为全球地质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多元实践与科学思考。

国际视野:地质科学与生态文明的全球联动

【聚焦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全球共话地质保护与生态文化融合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哈西娜·穆里发表主旨演讲。杨涛 摄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哈西娜·穆里指出,地质学是理解地球系统、指导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学科,能帮助人类更负责任地开发资源、评估地质灾害风险。“地质公园是地球历史的天然档案馆,更是生态保护与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平台。”她肯定了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全球引领作用,强调国际合作是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的关键,呼吁通过跨学科方法深化对地球系统的认知。

【聚焦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全球共话地质保护与生态文化融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秘书处主任克里斯托夫·范登伯格通过视频演讲。杨涛 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秘书处主任克里斯托夫·范登伯格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自2015年成立以来,已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拥有229处地质公园,成为发展最快的国际网络之一。“地质公园的核心价值在于协调资源开发与保护,未来将重点加强现有地质公园的能力建设,通过技术援助、区域培训提升其管理服务水平。”

科学实证: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的全球价值

【聚焦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全球共话地质保护与生态文化融合

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教授迈克尔·本顿通过视频演讲。杨涛 摄

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教授迈克尔·本顿指出,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盘县、兴义、关岭)记录了约2.5亿至2亿年前,生命从二叠纪末期大灭绝中复苏,海洋爬行动物爆发式演化,奠定了现代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中国尤其是贵州的发现填补了全球三叠纪早期研究的空白,为理解地球生命转折提供了关键实证。”

【聚焦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全球共话地质保护与生态文化融合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江大勇发表主旨演讲。杨涛 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江大勇进一步解读贵州三叠纪化石的演化密码。他指出,盘县动物群展现了海洋爬行动物初涉海洋的早期适应;兴义动物群记录了爬行动物从浅海向远洋的突破;关岭生物群更见证了四足动物成为海洋霸主。“贵州是海洋爬行动物演化的枢纽,这里的龙类既是新类群的起源地,也是连接全球海洋生态的纽带。”江大勇表示,这些化石不仅是科学研究的“活教材”,更通过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和化石村建设,成为社区发展与文化传承的纽带。

中国实践:保护、创新与融合的多元探索

【聚焦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全球共话地质保护与生态文化融合

中国地质科学院正高级工程师李霞发表主旨演讲。杨涛 摄

中国地质科学院正高级工程师李霞介绍,我国以49处世界地质公园数量位居全球第一,但仍有26.8%的地质遗迹未被保护。她提出通过“多维分级、动态监测、数智管理”模式支撑自然保护地体系,强调地质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紧密互馈,例如梵净山的花岗岩穹隆与喀斯特地貌塑造了独特的生态系统,水文地质条件影响着金丝猴栖息地和水青冈林分布。她指出,地学思维需深度融入生态保护,为自然保护地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聚焦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全球共话地质保护与生态文化融合

香港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处副主管吴善斌发表主旨演讲。杨涛 摄

香港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处副主管吴善斌以社区参与管理的本土创新为例,讲述空心村的活化实践。香港地质公园内的传统村落因上世纪工业化和移民潮长期空置,房屋倒塌、居民流失。为破解保护与利用难题,公园启动同根同源计划,通过跨国寻访移民村民,挖掘村落历史,将文化遗产转化为教育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到访,促进政府完善基建,村民返乡经营,形成官商民学协同模式,实现保护与利用双赢。

【聚焦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全球共话地质保护与生态文化融合

遵义市委副书记、市长黄伟发表主旨演讲。杨涛 摄

遵义市委副书记、市长黄伟讲述了双河洞地质保护与生态文化深度融合的探索实践。双河洞作为亚洲第一长洞,以“洞穴+”模式推动融合发展,推出“洞穴+音乐”“洞穴+诗歌”等文化业态。同时联动温泉、森林资源开发旅游项目,2024年带动绥阳县接待游客632万人次、旅游收入68亿元;开发70余门研学课程,年接待学生超10万人次。今年6月,双河洞已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未来将创建国家5A级景区、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打造融合发展典范。

【聚焦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全球共话地质保护与生态文化融合

兴义世界地质公园万峰林。张霆 摄

从国际组织的保护视野,到中国科学家的实证研究;从地质保护的技术创新,到社区与地方的实践探索。论坛主旨演讲的多元观点,共同勾勒出地质遗产保护与生态文化融合的清晰路径。正如论坛主持人、国家地质公园网络中心办公室主任任舫所言:“地质公园不仅是地球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践行者。”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中,全球正以地质魅力为笔,续写生态文明的崭新篇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方春英 游正兰 张警 徐涛

编辑 游正兰

二审 方春英

三审 曾帅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