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快讯文章正文

西工大飞天二号低调亮相,颠覆高超弹局限,五角大楼这回真慌了

抖音快讯 2025年07月01日 20:16 1 admin

2025年6月23日,由“国防七子”西工大牵头研发的“飞天二号”发射试验,在西北大漠深处圆满收场。这款头部是菱形“驭波者”的飞行器,首次攻克火箭冲压组合动力的三大“可变”技术,一举拿下全球空天动力技术的制高点,把“一小时打遍全球”的概念再次打响。

西工大飞天二号低调亮相,颠覆高超弹局限,五角大楼这回真慌了


变结构进气、变推力加速、变攻角自主飞行,飞天二号的试飞成功可不是普通的试飞。消息一出来,有媒体报道称五角大楼紧急召开会议,讨论应对中国高超声速武器的“防御空白”。


引援五角大楼内部人士原话:“飞天二号”的持续飞行能力,颠覆了高超声速武器的“短时作战”局限,这种能力足以颠覆全球战略平衡,会让美军航母战斗群、战略基地等关键目标面临“看得见、拦不住”的困境。


一小时打遍全球


美国《国防时报》在“飞天二号”试飞成功后撰文,酸溜溜地说道,对比“飞天二号”的气动外形设计,美国X-51A的外形笨拙,还曾多次因气动失衡导致试飞失败,是耗资数十亿美元的科技废品。


那么“飞天二号”究竟厉害在哪?以至于五角大楼慌了,美媒“酸”了,因为虽然美国早早将PPT做好了,中国把这种PPT真的变成了装备,实现了变结构进气、变推力加速和变攻角自主飞行等关键技术突破。


根据官方信息显示,“飞天二号”采取固体火箭发动机和冲压发动机组合动力方式,简单来说,就是把不同类型的发动机组合在一起,让飞行器在引射、亚燃冲压、超燃冲压、纯火箭四种动力状态下自由切换。

西工大飞天二号低调亮相,颠覆高超弹局限,五角大楼这回真慌了

比如在0到2.5马赫,由火箭发动机提供动力,把导弹包括飞行器快速加速到某一个状态,来实现一个很基础的飞行速度,然后是通过空气与火箭发动机高温燃气相组合进行飞行。值得一提的是,美国X-51A在过去多次试验中,就多是在此阶段发生故障,不能保证飞行器的平衡飞行力不会产生意外抖动。


另外就是进入亚超燃方式,如果在超高声速门槛稳定飞行,随时就可以进入高速状态,最后一个状态就是超燃冲压发动机启动,让飞行器迅速加速至6到8马赫。最牛的是"飞天2号"切换动力模式只需0.78秒,而美国X51A需要2.1秒,在超音速的状态下,0.01的秒的差距就足以远远甩开对手了。


而"飞天2号"不仅速度快,续航能力同样爆表,可以在30到100公里的临近空间,以高音速飞行6个小时!


不仅如此,这次试验成功我们也获得了三个关键数据,变结构进气、变推力加速、变攻角自主飞行,每一个变字背后,都是技术上的巨大挑战。


变结构进气,就是进气道能够根据飞行速度自动调整形状;变推力加速意味着发动机能够精确控制推力大小,实现平稳加速;而驭波技术下的变攻角自主飞行说的是飞行器能够自动调整飞行姿态,不像传统火箭只能直线冲。


举个例子,防空反导系统最难打的就是这种末端变轨的导弹,而飞天二号能突然俯冲或侧转,避开雷达锁定,突破防线跟玩一样。


在此情况下,别的高超音速武器可能只能打击特定区域,而"飞天2号"却真正实现了"全球通"——不管是地面上的军事基地,还是海上的航母舰队,都在它的打击范围内,更关键的是以美军海上的“标准-3”,甚至“标准-6”对"飞天2号"实施拦截,现在来看成功概率很低。


美国喊着“一小时打遍全球”口号,在高超音速领域搞了十多年,项目如HCSW不断失败,ARRW还卡在测试阶段,而“飞天二号”把之前美国口号变成了现实。


技术突破颠覆格局


说到西北工业大学,可能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听说过“国防七子”的称号,事实上从歼-20战斗机到各种无人机,从卫星到火箭,西工大的身影无处不在。


低调务实,专门啃硬骨头是西工大的务实科研精神,组合动力技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在材料、结构、控制系统等多个领域都有突破,如今西工大的组合动力技术的突破,对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意义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西工大飞天二号低调亮相,颠覆高超弹局限,五角大楼这回真慌了


从军事角度来说,掌握了这项技术,我们在高超声速武器、空天飞行器等领域就有了更多主动权。


我们都知道导弹在战场上的重要性,但衡量其重要性有两个核心要素,其一是突防能力强;其二则是成本低。事实上在实战中,成本要素往往比突防能力更重要,这点已经在之前的中东战场初现端倪。


以色列世界级的防空体系在伊朗低端无人机+高超音速弹结合的攻势下,很快弹药库就宣告见底,而昂贵的防空导弹成本正是制约其武器库的库存的关键。


但是“飞天二号”飞行器的技术完全契合这两个核心要求,组合动力可随时调整姿态,实现高速冲刺、急速减速与变向,中段还能通过亚燃冲压重新加速,其全程可控的动力切换和变轨机动,让敌方更难预判轨迹,突防能力要上一个档次。


更重要的是,“飞天二号”还有无人机的可重复使用特性,飞行器到达目标区域后,弹头与飞行器分离,飞行器可返回基地重新装载弹头。而且其动力模块的混合搭配降低了超燃冲压发动机成本,燃料为航空煤油,成本较低,很容易实现“量大管饱”。


正因如此,这次试飞,数据一公布,美国国防部立刻急得跳脚——因为高超音速技术关乎全球军备平衡,中国领先一步,就能改写战略规则。


当然,从试验成功到实际应用,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接下来,科研团队需要继续优化设计、提高可靠性、降低成本,最终实现工程化应用。但这次试验的成功,至少证明了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至少说明我们已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未来已来,现在只是刚刚开始,让我们为西工大的科研团队点赞,也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未来充满期待!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